Search


以前中學的校運會你是如何渡過的?

年年幾面金牌的風頭躉只是少數。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以前中學的校運會你是如何渡過的?

年年幾面金牌的風頭躉只是少數。不少學校為了鼓勵同學專心觀賽,連書報也不許在看台上閱讀(我當年還未有手機的好不好)。所以如果不參賽的,同學往往會主動擔任工作人員還是參加啦啦隊甚麼的,無非都是為免初賽和決賽悶足兩天。

而我,就是那種最消極的那種,情願一年又一年在看台上坐。沒法子,當年體育課人家跑四圈,我就只須跑兩圈。不是我有特權,而是我太胖,體育老師「於心不忍」!運動為我帶來的從來只有自卑感,試問怎會喜歡?尤其是長跑(當年的所謂長跑是兩三公里),辛苦得要命,更是恨之入骨。

事實上,即使熱衷運動的年輕人也不見得會喜歡跑步。對一般青少年來說,長跑的波瀾不驚,永遠無法勝過球類的緊張刺激。所以甚麼長跑隊越野隊,通常只能在其他運動項目中挖角,方有望湊夠人數。

乍看之下,日本好像另一世界。

他們除了著名的箱根驛傳外,其實尚有形形式式的接力賽。你要參加,在初中已有機會。例如日本全國中學大賽,如今已辦到第27屆,電視會安排直播,可見它如何受重視。雖云初中生賽事,但三公里的區間紀錄已是九分鐘以下,參賽小朋友的實力其實已相當強橫!

從區賽到縣賽,出戰全國賽要過五關斬六將。所以諸位健兒,其實都是百裡挑一的精英。不過現實歸現實,日本也不是全民愛長跑。總有些學校並非以田徑見長,要組織長跑隊也可能相當勉強。

今次要談的書,正是描述了一個勉強組隊出戰驛傳的長跑故事。說起以驛傳為題材的故事,相信大家一定會想起三浦紫苑的小說名作《強風吹拂》。然而幾年前,其實尚有另一本少年小說同樣以驛傳為題材,作者瀨尾麻衣子,書名為《晴空下與你一起狂奔》(下稱《晴空》)。

故事寫一家叫市野中學的虛構學校,長跑教練忽爾離職,弄得任教美術、對長跑一竅不通的上原老師竟要硬著頭皮接手領軍。要參加區內驛傳,起碼要派出六人,於是老師只好連同現存的隊員,或威迫或利誘,去為長跑隊湊人數。拉雜成軍的情況,直教人想起幾年前奇雲高士拿主演的跑步電影《夢想越野隊》(McFarland, USA)。

而《晴空》的敘事手法,卻令人想起另一套西片名作《危險人物》(Pulp Fiction)。《晴空》分了六章,每章是六個區間跑手的自述。這六位少年,性格各異,有開朗熱情,有自負高傲。但各人的自白之下,你會發現他們其實同樣有著少年敏感脆弱的心。

創作人利用體育為幌子,談不了幾句露出販售甜膩愛情的真面目,此類所謂體育小說或電影屢見不鮮。因此,以一部面向一般大眾的少年小說而言,《晴空》沒有矯揉造作的愛情線,真的頗為老實談跑步。雖然上野老師的訓練方式非常業餘,但至少當中有提及團隊嘗試過間歇跑等訓練方式,而描述出來的跑速數據亦似模似樣。如果作者本身不是跑者的話,那肯定有做過資料搜集了,讀者如我亦不能再苛求。

不像短跑接力賽中的接力棒,日本驛傳交接的信物是一條稱為「襷」的布帶。身為旁觀者,少不免我會掃興地想:每位跑手的汗水都深染在襷上,到後來豈不是......但我更相信,即使最後區間那位跑手接下的襷是如何濕漉,那刻他只會想到不能辜負隊友的努力,而不是介意衛生與否的多餘問題。就像《晴空》最後一棒的主角桝井,接到襷後必然感觸萬千。這就是驛傳,它將本來非常個人的運動,加上了人與人之間的牽繫。

在我看來,《晴空》不是一部絕頂精采的小說。但一如其名,故事是那樣明朗和煦。加上特別的敘事手法,它仍值得跑者一讀。若你對驛傳有興趣的話,那此書就更不宜錯過。至於以前在中學校運會看台上呆坐多年的更應該要看,因為《晴空》可以讓你體會那些年錯過的熱血。

原刊於2020年2月號《Sportsoho運動版圖》
蝦叔專欄「巴克利一頁」
Sportsoho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馬拉松愛好者及專欄作者,文章散見於香港《晴報》、網站「runrun」、「運?
View all posts